杭锦后旗二道桥镇先锋村村民乔世国 ◇记者 汪慧 通讯员 甄燕 本报讯 杭锦后旗二道桥镇先锋村的乔世国上世纪90年代初就跳出“农门”,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外出打工挣钱。可如今,40出头的乔世国又回到了家乡干起了种地的老本行。 见到乔世国时,他正在收拾自己的院落。他告诉记者,这些年他一直在乌海等周边城市打工谋生,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就是挣个三、四万元,根本不够家里的开销。回乡后发现村子一改过去残墙破房、脏乱泥泞的景象,环境面貌焕然一新,产业项目落地生根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。 乔世国说:“回来看到‘十个全覆盖’使我们村子过去那个邋遢相纯粹改变了,又有政府给我们扶持的新型的设施农业,我觉得农村的潜力挺大,我就不想出去了。” 说到设施农业,乔世国带着记者来到了他家的大棚,棚里的柿子已经成熟。他边摘柿子边说,自家的三个大棚是去年政府补贴建起来的,自己只花了1.2万元。今年的大棚已经有了效益,头茬香瓜就卖了1.3万元,现在棚里的柿子也陆续开始销售了。 “这茬柿子预计也能卖个一万多块钱,差不多就把一年的打工钱闹回来了,再加上我的大田一年也弄个五、六万元,觉得比在外打工强多了。”乔世国说 但是,这些来自种植业的收入,还远远不能满足乔世国的要求,他还想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。就在乔世国准备新建圈舍的时候,镇里给每家每户新建了100平米的羊圈,还新建了院墙,这一切使得乔世国更有信心在家乡发展了。 乔世国说:“这么好的羊圈,我打算下一步养点儿羊,发展发展养殖业,反正养殖和种地结合起来收益(肯定)是不错的,要比我在外打工强好几倍,相信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” 看着整齐划一的房屋、干干净净的院落、平坦通畅的环村油路、配套齐全的设施……乔世国再也不想外出打工,只想留在家乡种地挣钱。 乔世国说:“我们村里配备卫生室、超市、还有活动广场,反正我们看病呀、娱乐呀、购买东西都挺方便,反正也不次于城市,现在就安安心心地在农村呆着,不想再去大城市打工。” 杭锦后旗在实施“十个全覆盖”过程中,注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,形成了一村一品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,增强了农村发展活力和后劲,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。一个个产业的培育发展,唤起了杭锦后旗农村大地盎然生机,也吸引着外出打工人员回乡挣钱。 |